close

最近新聞報導一位父親將自己親生女兒放入鍋中燙煮,終究造成無可彌補的傷害。整個事件另外還有一個插曲,即母親在把燙傷女兒送醫途中未能採取正確的措施,也間接促成傷害到達無可挽回的地步。
或許我們應該藉此機會思考:燙傷之後,除了沖、脫、泡、蓋、送之外,我們還可以做甚麼?不論是燙傷或曬傷,當皮膚受傷之後,會產生大量自由基,自由基會進一步造成脂肪的過氧化。細胞膜的主要構成成分是脂肪,因此身體每個細胞在受到上述傷害時,無一得以倖免。燙(曬)傷之後,血管內皮細胞因完整性受損,會使得血管內液體外流,即組織液流失。因此遇有大面積燙(曬)傷,往往需要積極補充液體及蛋白質。當然這種情形,很難在家DIY。
若燙傷面積不大,則可以自行冰敷。在不至於凍傷的前提下,可以比較長時間的冰敷。所有化學反應均是溫度愈高反應進行速度愈快。因此冰敷降溫可有效緩解燙傷的嚴重度。除此之外,研究顯示,燙傷後,血液中維生素C含量會急遽下降,即時補充高劑量維生素C可以有效減緩體液流失的速度,且同時可以減少蛋白質流失量。關於曬傷,也有證據指出,服用維生素C及E等抗氧化劑,可減緩曬傷的嚴重度。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