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一位心臟科同事帶了他的親戚從中部來諮詢雄性禿的問題。這位年輕男性似乎心意已決,一心想要植髮。他試過落建之類的外用擦劑,也服用過一年以上的柔沛,前額兩側髮際線仍舊往上爬。為了落髮這件事,他唸了很多相關的資料,包括植髮所取的頭髮來源是後腦勺,這些毛囊因某些受體分布與他處頭髮不同,不容易掉等等。可是他沒有考慮到他只有三十歲,原本額頭的頭髮仍有可能繼續再掉。今天若是照著現有的髮線把取下的髮株沿髮線種上去,當髮線繼續往後退時,會在植髮處與後退的髮線間出現一片禿髮區塊,外型上會非常不自然。

針對上述治療沒效的部分,有很多細節值得一提。相對於治療無效,到底甚麼狀況才稱得上治療有效或是治療成功?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一個很好的、放諸四海皆準的評估標準。照相比較治療前後髮量的差異,是一個很常被使用的指標。姑且不論照相技術層面的問題,如如何打光,調整照相角度等,照相通常不容易看出細微的差異,即便有也很難量化。髮色也會影響到人對髮量的判定,所以有人提出一些量化的指標,如單位面積頭髮的數量。不單只是數量,頭髮粗細也會影響到人對髮量的判定,因此有測量單位面積頭髮總重量,但重量的測量又會涉及環境的濕度。環境濕度高,頭髮吸水較多會較重。說來說去沒有一個方法是完美的。柔沛上市前研究用的評估標準,包括照相及測量單位面積頭髮的數量。落建用的則是單位面積頭髮總重量。有了評估標準後,進一步還需定義何謂治療有效?以柔沛而言,八成治療有效,指的是落髮不再增加。落髮不再增加與生髮很明顯地還有一段距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ienytzung 的頭像
    tienytzung

    tienytzung的部落格

    tienytz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