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膚色背後的意義(一)     文/宗天一醫師

最近認識一位退休國文老師,她謙稱自己之前是在誤人子弟,因大學學的是社會學而非中文。雖然我把大部分時間精力均花在生命科學上,可是對醫學中涉及社會學課題十分有興趣。膚色便是一個典型生命科學議題,但其背後同時有社會學上的意涵。

黃種人喜歡皮膚白,一點都不稀奇,只要上化妝品專櫃看看,便可知道。保養品市場二大主力產品,一是針對美白,一是針對皮膚老化。可是我在一次以非洲為主題的皮膚科醫學會上,很意外發現居然有一個議題是美白,原來黑人也有美白的需求。與台灣本地不同的是:受限於經濟因素,大部分非洲人美白方式多靠的是一些偏方,很少有人使用西方醫學正統美白的成分,更別說利用各種光療科技來做美白。

為何非白種人希望擁有較白的膚色?追根究底與西方傳媒在全世界居主導地位有關。美國雖號稱是種族的熔爐,然而在美國針對白人與黑人所做的研究多顯示,白人平均的社經地位較黑人高。這樣的研究結果可能是膚色所造成或與其背後的族裔因素有關,於是有學者更進一步研究同一族裔(如亞裔或非洲裔)但膚色不同的人發現,膚色仍然與社經地位有關。至於何者為因?何者為果?則留給大家自己判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ienytzung 的頭像
    tienytzung

    tienytzung的部落格

    tienytz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