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藥理學中有專門研究藥物在生物體内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謝等隨時間變化的過程,即生物體對藥物的作用的,叫作藥物動力學(pharmacokinetics);而研究藥物對生物體的作用的,叫作藥效學(pharmacodynamics)。近來開始有學者提出了藥物行為學這個概念,並為此創造了一個新字pharmacomore(唸成far-mah-ko-mo-ray)。more在拉丁文中有行為的意思。
根據藥局彙整統計,在丹麥醫師所開的青春痘處方有10%的人沒有去領藥,30%異位性皮膚炎處方沒有人去領藥,乾癬則更有多達50%的人根本沒有去領藥。或許有人會怪罪藥品的部分負擔。可是即便沒有負擔不起的問題,在美國乾癬病患看完病後,醫師開藥卻不拿的比例也不遑多讓。台灣因為大部分醫療院所看病跟拿藥在同一個地方,比較沒有上述的問題。不過領了藥沒吃、沒用的人,恐怕也不在少數。就算領了藥有吃有用,也不一定會百分之百遵照醫師指示服用。
通常星期一上班會比較忙,有些人就會忙到忘了用藥。有些人一放長假,出去玩之前,忘了要先備好藥,所以人放假,用藥這件事也跟著放假(drug holidays)。也有人今天忘了用,明天加倍用量把它補回來。最常見拿了藥卻不用的原因分別是:覺得藥效不彰、怕麻煩及擔心副作用。看樣子以後醫師愈來愈難當,要學的東西愈來愈多。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