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酒糟說起     文/宗天一醫師

染料雷射是處理酒糟性皮膚發紅部分一個不錯的選擇,可是每週打染料雷射,則另當別論。我有一個小學同學,因酒糟所引起的臉部灼熱,經一位醫師介紹打染料雷射,據他說效果不錯。可是最近因臉部潮紅頻率變高,居然變成每週都打一次染料雷射,想當然耳,皮膚狀況一定不會變好,只會愈來愈糟。雷射基本上會透過熱的累積造成皮膚破壞,這些皮膚傷害會在一週內就完全修復嗎?恐怕是很難。加上酒糟患者本身皮膚即比較敏感,對一般人來說只是小傷害的,對酒糟患者而言可能就是大災難。

我有一個病患在下腹部、鼠蹊處及生殖器上長了一種皮膚癌,由於面積較廣,當初我便積極考慮要先採用光動力治療的替代療法,把大部分癌症破壞掉,殘留的部分再以手術切除。可是光動力治療針對該種皮膚癌在目前治癒率並不高,手術仍是治療主流。然而翻閱文獻,在手術是治療主流結論的同時,他們的立論點都建立在腫瘤病灶是小的狀況。基於病患的最大利益,我仍請了整型外科醫師來評估開刀的可能性。整型外科醫師看過後,認為開刀清除是可行的,所以病患就決定接受開刀。開刀的結果是順利把皮膚癌清除,但傷口產生非常嚴重的疤痕攣縮。事實上,這是在開刀前便可以預知的,甚至部分疤痕攣縮到造成病患無法勃起。這樣的手術結果會是病人要的嗎?答案是否定的。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個有用的人,能為他人所用,醫師也不例外。姑不論背後可能有更複雜的動機,醫師在執業過程中可能也會傾向積極作為,如外科醫師會傾向做出請病患開刀的建議。看病若不開藥,醫師也會覺得自己好像沒幫上甚麼忙,而傾向多少開些藥。所以在下決定前,聽聽第二個醫師的意見是必要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ienytzung 的頭像
    tienytzung

    tienytzung的部落格

    tienytz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