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生物刺激與白斑     文/宗天一醫師

尋常性白斑,即不是沿著神經走向分佈的白斑,近年來在治療方面比較大的突破是非類固醇類外用免疫調節劑的出現。有些人光單獨使用前述藥物。即有不錯的療效,可是多數人仍難以痊癒。姑不論非類固醇類外用免疫調節劑,目前治療白斑最常用的藥物是類固醇製劑,以外用藥居多。因為治療過程往往需耗時數個月,長期使用外用類固醇,難免會出現皮膚方面的副作用,如皮膚萎縮、微血管擴張、局部長毛等。若不用類固醇,白斑患者還可以考慮照光治療,只不過方便性便低了很多。照光通常要到大醫院去,一周至少要照二、三次,對上班族有實際上的困難。傳統上,白斑照光治療,照的是紫外線。若要效果強一點,可在照光之前先在病灶塗抹感光劑或口服感光劑。若照射幾十次後,不管結果如何,都應休息一陣子。太常照射紫外線得到皮膚癌的機率會增加。此外也有學者發現,低能雷射如氦氖雷射照射,也可以用來治療白斑。在實驗室中,黑色素母細胞在照射過氦氖雷射後,移動速度變快,或許可用來解釋為何白斑部位在照射後會變黑,此種效應統稱為生物刺激效應。
近年來人們對表皮幹細胞了解愈形透徹,特別是幹細胞在傷口癒合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過去幾個月中,我有機會以傳統磨皮雷射及飛梭雷射來治療白斑,剛開始時會擔心旁邊好的皮膚會因治療而變白,即出現所謂柯氏現象。可是使這種現象並未出現,反倒是原本白斑處會有點狀色素出現,可能與雷射造成表皮破壞,從而啟動幹細胞進行分化或迫使殘留的黑色素母細胞再次移行有關。此發現又再度啟發我對白斑治療的看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ienytzung 的頭像
    tienytzung

    tienytzung的部落格

    tienytz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