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飲食與青春痘是一個長久以來爭論不休的議題。三不五時就會有人舊調重彈。幾年前國內有人炒作青春痘是食物過敏所造成。事實上國外幾十年前即有學者提出這樣的論調,只是後人鮮有人附和,於是就不了了之。或許可間接解讀為前述的論點不是真的,至少不適用於大多數人。當然這不會是唯一一個有關飲食與青春痘的研究。整體而言,西化的飲食習慣似乎青春痘愈來愈普遍有關。可是大部分飲食與青春痘的研究,結果都是無法證實某特定食物會造成青春痘。從巧克力、堅果類,舉凡一般人概念上認為會長痘痘的食物有不少都有人做過研究,只不過有些研究設計並不夠好,反倒留下讓人得以議論的空間。當中最極致的莫過於有人以同位素標示油品,看看受試者在食用這些油品後,這些油是否會出現在臉部,成為皮脂的一部分。結果是否定的。另外,有學者從發生時序上推論飲食與青春痘的產生關聯性不大。因為一般人號稱吃了某種食物後會長青春痘,指的多半是發炎型的面皰,可是痘痘的產生有一定的過程,不會在吃某東西的隔天,就跳過青春痘產生的前段過程,直接進入發炎階段。
儘管如此,還是有少數學者提出食物會造成青春痘的論點。其中之一是:喝牛奶似乎比較容易長青春痘。參與研究的女性受試者,連續幾年接受春春痘嚴重度評估,但同時憑回憶記錄牛奶的使用量。結果發現喝牛奶多的,青春痘通常長的比較嚴重,但與食用的牛奶是否為脫脂奶無關。美國臨床營養雜誌在2007年曾刊載一篇使用低糖飲食能減少青春痘發生的研究。年輕男性受試者被隨機分配到低糖飲食組及不限制飲食組,連續十二週,然後觀察受試者青春痘的嚴重度。結果發現食用低糖飲食的人,青春痘的嚴重度明顯低於不限制飲食的人。這項研究再度炒熱先前學者在跨族群間觀察所得的結論。在解釋前述兩項研究結果,學者多會用到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的概念。牛奶生產製造過程無法特別過濾掉生乳中所含的胰島素樣生長因子;而高糖飲食本身會促使人體產稱胰島素樣生長因子。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因有類似雄性荷爾蒙的功效,會促進皮脂腺分泌皮脂,進而產生青春痘。你是否相信這樣的研究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ienytzung 的頭像
    tienytzung

    tienytzung的部落格

    tienytz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